“非遗+”,“+”出了几番风情

时间:2021-04-26 作者: 刘维来源: 高坪区融媒体中心

      刮青、削口、划块、分层、分色、三防处理……五一节日将近,在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赶制产品。一根根篾条随着巧手上下翻飞,当地随处可见的竹子就这样变成了精美的工艺产品,利润更是依据工艺难度增加十几倍甚至上百倍。

      近年来,高坪区充分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探索形成了一套“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同时依托非遗品牌打造文化旅游乡村景点,带着村民吃“旅游饭”、挣“旅游钱”,推动传统技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本土文化资源凝聚农民“精气神”,为广大乡村注入活力因子。

      非遗+产业 高坪竹编促脱贫

      “小时候我也看过家人编凉席,但那时什么都不懂,我也没把这门手艺学到。”南充市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杨荣莲,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高坪人。她回忆,上个世纪高坪长乐凭借得天独厚的竹林资源和心灵手巧的能人巧匠,手工编制的竹编凉席光滑不透水,曾经名噪一时。后来,随着工业技术的成熟,人工编织的凉席远不如工厂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性价比高,竹编技艺也逐渐没落。

      2009年,来自“竹编艺术之乡”眉山市青神县的万学通过当地政府人才引进政策扎根高坪,成立起了高坪区斑竹竹艺有限责任公司。决心开辟一个竹编市场,万学招募了一批像杨荣莲这样对竹编有情感的员工,悉心传授技能,根据市场成立研发团队、打造竹编品牌、申报竹编专利……在万学的带领下,公司效益越来越好,她也被确定为了南充市非遗“竹编”的技艺的传承人。

      好山好水出好竹,一根竹子富一方。竹编技艺有传承还不够,当地政府深知,辐射带动更多群众,竹编产业才能越走越远。为此,在万学的竹编厂里,竹编扶贫车间设立了起来,长乐镇及周边的贫困户搭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不仅如此,针对残疾人、留守妇女、老人等体力不强、文化不高、又不能外出务工的特殊群体,当地政府还沟通协调,为他们量身设计了易上手、见效快的竹编灯饰生产。只要把竹编原材料带回家中,编织成为灯饰半成品,再拿到公司统一组装,就能按完工个数获得相应报酬,农户实现了在家中看着电视就把钱挣到了手。

      “现在,我们公司年均销售额在800万元左右。”万学介绍,斑竹竹编公司现在已实现品种多样化,产品生活化、国际化,仅灯饰就多达200多个种类,约有上千人从事竹编相关的工作,竹编产品销往国内各大城市乃至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地。“高坪竹编”也成为了一条绿千座山、种万亩竹的绿色生态“财富道路”。

      非遗+旅游 火龙飞舞旺乡村

      周末假日,走进高坪区长乐镇苏家桥,一栋栋别墅式小洋楼依水而建,农家乐“坝上草原”里,人来人往、熙来攘往。长乐川剧大舞台观者如云,川剧、金钱板、坐歌堂、唢呐等表演让人眼花缭乱。天色渐暗,长乐火龙在绚烂的烟火中上下翻飞,“蛟龙出海”“穿梭前进”“龙游四海”“腾飞云霄“,一个个表演令现场观众惊叹不已。表演结束,大家牵起手,围着篝火,随着音乐跳起舞蹈,好不热闹。

      然而,大约六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交通滞后、产业发展缓慢。“当时我们就意识到,一味地搞聊天、打牌这些农家乐的把戏,吸引不到人了。“苏家桥村非遗展演基地负责人蒋伟告诉记者,以往他们把中老年团队当作受众,看似受众万能,却很难延长链条,获得更多收益。

      为了避免旅游同质化,他们和镇、村干部一起,对当地文化进深入挖掘,这时《南充县志》里,自清代开始就极负盛名的长乐“火龙”吸引了他们的注意。既有无限风光,又有文化沉淀,长乐火龙大有可为。经过一番研究和规划,文化属性与观赏性俱佳的长乐火龙、川剧表演、斑竹竹编成功入驻。抓住年轻消费群体的心,这里又有了新的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经济的兴起,让向来以种地为主的农民也跃跃欲试起来,路边小吃摊变着花样搞销售,飘散出诱人的香味;自发经商、学习表演,既益智又健身。通过文艺汇演、民俗文化展演等节庆文化大力宣传当地的特色文化和旅游风情,苏家桥村的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不时有学校将这里列为研学旅游目的地,这里的年均游客接待量超过20万人,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不仅如此,乡村旅游还悄然改变了当地的风气。潜移默化中,往昔麻将馆里的麻友渐渐成了农家乐的演出者、服务者,农村普遍存在的诸多陋习随之减少,文明乡风愈发浓郁。

      高坪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张超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高坪区高坪竹编、过江龙牛肉、烟山冬菜、万家腊肉等非遗项目均通过产业化得到传承和保护。目前,全区非遗产业已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为社会提供超过800个就业岗位。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