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剪纸的“黄金时代”

时间:2021-07-21 作者: 吴怡来源: 中国手艺网

      编者按:

      为展现各城市的非遗魅力,以艺兴城,以城弘艺,日前,中国手艺网开启了“文旅中国·百城百艺”专题推介征集活动。

      本文作者从2018年开始,踏上了一条寻找民间艺术之旅。行程跨越河南、山西、陕西的许多县城和村庄,涉及剪纸、刺绣、泥塑、面塑、皮影等多个非遗项目。作者在寻访手艺人,记录民艺之美的同时,也重温了中国人特有的乡土记忆,完成了一次自我追溯。

      去陕西的念头,从在首都博物馆看到陈山桥老师编纂的《陕北剪纸》开始,书页中那些自由、神秘、充满想象力和生命力的线条让我惊呼不已,占据全书近三分之二的延安剪纸,也因此成为此次陕西之行的第一考察对象。

      到延安的第二天,我和朋友去了陈山桥老师曾任职的安塞区文化文物馆。从汉俑宋刻、唐元造像,到剪纸刺绣农民画,腰鼓说书信天游,我们在安塞丰富耀眼的精神文化空间里,畅游了几乎一整天。

1.png

2.png

      历史上,安塞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是在新石器时代和以陕西、邻省河南为都的秦汉唐宋时期,元明清以后,随着都城的转移和地理环境的阻隔,文化上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受中原及外来影响较小。

      把出土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物和诞生于当地生活的民间艺术放在一起,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当你穿过古朴概括的古代造型艺术,一转身看到同样粗犷洗练、质朴天真的安塞剪纸时,就会明白布展者的用意。

      二者之间的艺术关联,已经得到了专家们的考证。展厅内一块小小的展板上,白凤兰老人的剪纸作品《牛耕图》和陕北绥德出土的汉画像石《牛耕图》,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

3.png

      高如兰老人的抓髻娃娃(右一),据说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商代青玉女佩造型基本一致。那手上托举的兔与鸟,似与甘肃、四川等地出土的伏羲托日(金乌)女娲举月(玉兔或金蟾)的交尾形象如出一辙,日与月,阴与阳,安塞剪纸中代代相传的古时花样“鹰击兔”、“鸟衔鱼”、“蛇盘兔”等,也都是“阴阳合万物生”的本源哲学和生殖崇拜观念的遗存。无怪乎专家们称安塞剪纸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了。

      馆内的作品,许多我在《陕北剪纸》的书中已经见过,它们是80年代时,在这里任馆长的陈山桥老师收集和整理的。那些年,他走遍了安塞的山峁沟梁,挖掘出许多有着强烈地域特色的古时花样和一批默默无闻的剪纸高手。他创办剪纸学习班,把散落各村的“绞花”婆姨集中起来,辅导创作,管吃管住,还免费提供纸张。原本登不上台面、自生自灭的民间剪纸第一次有了政府的支持与保护。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的稀罕事,点燃了安塞妇女们创作剪纸的热情。

      学习班办了一期又一期,老少婆姨们相互借鉴学习,分享着各自收藏和擅长的老花样,剪完了传统吉祥题材,又在陈山桥老师的点拨下,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剪起身边熟悉的人和物,今天安塞剪纸中常见的表现陕北劳动生活的剪纸就在这时出现了。

      如火如荼的安塞剪纸创作很快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1980年,安塞剪纸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2年,安塞剪纸在法国巡回展览,民间剪纸艺术家李秀芳应邀到法国访问表演;

      1986年,白凤兰、高金爱、曹佃祥、胡凤莲等民间老艺人,带着剪刀和红纸走上了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台。

      ……

      这是安塞剪纸的“黄金时代”。老中青传承有序,剪纸新作佳作频出,大师云集。

      遗憾没能亲眼见证,只能一遍遍徜徉在展馆内,看那时留下的精彩作品和右下角标签条上一个个响亮的名字。

4.png

5.png

      老一辈剪纸大师们纷纷故去,一个时代结束了。

      当年一起参加剪纸学习班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老人,少年长成了青年。

6.png

      让人欣慰的是,安塞的剪纸队伍依然可观,创作的热情和彼时积淀的传统文化底蕴依然流淌在她们的剪刀下,续写着安塞剪纸新的篇章。



      文字:特约撰稿 吴怡

      图片:吴怡、李赞

      编辑:知乐

      审校:沐白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