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 非遗传承莫忘了“栽树乘凉”的道理

时间:2022-03-11 来源: 文旅中国

 

      非遗传承发展,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自从有了非遗概念,有了地方相关机构,围绕非遗的讨论此起彼伏、绵延不断。领导有想法、专家有观点、传承主体有建议,来来回回、反反复复,非遗作为一项公共事业,有没有进步?有。举措有没有成效?很大。但是制约的问题还是不少,比如“后继乏人”。

       这些年,各种工作报告、座谈建议、媒体聚焦,也看了不少。越看,心里越着急。因为长期以来,非遗传承缺人的问题,就一直存在。10年前提出来,到了10年后的今天,还是没解决。

有人说,培养人手,是个十分花功夫的活儿,得耐心。这话完全没毛病,关键是,有没有计划?有没有切实可行、务实有效的保障机制?目前看,多数地方没有。培养传承人,光用嘴喊,不行。谋划来谋划去,还是得从根子上想办法。

        当下,非遗称得上热门领域。跟之前说过的文创一样,嗅到味道的各路人士,纷纷从各行各业赶来,无非想分一杯羹,看看“有没有赚头儿”。这样的行为,叫它“跟风割草”,不为过。

非遗火起来啦,党委政府关注、市场反响热烈,逢年过节,如果电视节目不播上一段非遗项目“热火朝天的场景”,那可能就是不合格呀。一些公司陆续成立,一些资金纷纷注入,打着创新传承的名义,跟传承人又是签协议、又是搞包装。锣鼓喧天之后,什么创意空间、什么非遗大集,人去云彩散,就像放了一个二踢脚,听听响而已。

       非遗项目的传承,为什么出现找不到徒弟的问题?这报告、那总结,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不挣钱。

非遗项目,用传承人的话说,就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体到传承环节,就是不是三两天功夫能上手,得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琢磨、研究。上岁数的人,一般不愿意当学徒。因此一些传承人也呼吁,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队伍中。这就出来问题了:年轻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要挣钱吃饭,要养活孩子。你让他平白无故,放弃玩手机、聚餐的时间,去学一个不挣钱的非遗项目,他会学才怪。

       我们有些专家,总是羞于谈钱,认为非遗传承是件使命光荣的事。不要忘了,先吃饱肚子,是人的本性。我一个20多岁的青年,风华正茂,总想干点大事业,或者攒钱买房买车。日常工作忙得不行,哪有时间承担只是听起来“使命光荣的事”?

        由此引申出本文的最后一个问题,即非遗项目为什么不挣钱。

       不能否认,过去多年,一些手工技艺类等项目,市场化程度高,吸引了一批年轻群体加入。当然,加入的前提,是收入稳定,且有长期保障。但是更多的非遗项目,没有市场化的手段,带不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年轻人不学,也是无可厚非。就是现在的一些所谓传承人,当年学这个项目,很多也不是指着它吃饭。

       更多的现象值得警惕。比如一些地方,将非遗项目在乡村的手工车间工人,称为“潜在传承人”。这有点过于乐观和天真。目前普遍的情况是,乡村剩余劳动力在非遗车间,承担的都是基础性工作,可以叫“流水线工人”,但绝不是传承人,也极少能成为传承人。

       快到植树节了。记得童年,村庄的墙上,会刷“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宣传语。笔者想说的是,当前我们有不少的非遗项目,就是在吃前人的老本。传承人一味讲究守正传承,却根本不知道怎么创新发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创新发展的意识和魄力,就是当下传承人在非遗领域应该栽种的“树”。否则,与时代脱节的非遗项目,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无法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联系,还能发挥什么样的宣传引导作用?又怎么能让“后人乘凉”?博物馆不应该是非遗的归宿。要传承,必须创新,必须与时代接轨,与人民的需求接轨。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