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 扶技 扶艺——中央美术学院对口帮扶剑川县纪事

时间:2020-08-26 作者:  黄兴能来源: 云南日报

5.jpg

培养剑川木雕人才 提升土陶制品工艺水平

      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对口倾情帮扶剑川县,在“扶智”“扶技”“扶艺”上下功夫,以文化的力量和艺术的创意,促进剑川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活”起来,助力剑川脱贫摘帽奔小康。在中央美术学院对口倾情帮扶下,剑川传统工艺发展迅速,活力满满,呈现新气象。

      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

      在剑川名匠董志明的工作室里,记者看到展示厅里,茶具、甲马、大大小小的陶罐等工艺品琳琅满目,造型优美。董志明告诉我们,剑川县甸南镇天马村善作陶器,但过去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是花盆和土锅,现在的“华丽蜕变”皆因有了中央美术学院的帮助。

      2013年4月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对口帮扶剑川县,以提升剑川木雕、石雕、土陶、布扎、刺绣等工艺品的文化附加值为切入点,启动了“解读与创意剑川”设计系列综合课题调查研究活动,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董志明便是帮扶项目众多受益者之一。

      “以前瓦猫只有六七个品种,中央美院师生帮助我设计研发后,现在已增加到100多个品种。”董志明说,虽然家里一直做陶艺,但所做的陶器仅限于一些生活用具。“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思维活跃,工艺精湛,他们帮我设计包装盒,研发新品,普通的生活用品经他们重新设计包装后,价值提升,变成了艺术品,市场供不应求。”

      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设在剑川古城里的一个白族小院,于2017年11月11日挂牌成立。白墙上的两行黑色大字格外醒目:“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强勇于2016年4月到剑川县挂职任副县长。他两次延长挂职时间,倾尽全力开展文化帮扶。如今已卸任剑川县挂职副县长职务的他仍担任着工作站站长。他认为,通过剑川延续至今的文化底蕴结合中央美术学院的设计资源,将“现代剑川”连接到“未来剑川”才能使帮扶工作实现共赢。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把剑川白族文化和中央美院所担负的美育普及嫁接起来,通过美育普及实现增收,促使经济发展,继而推进乡村振兴,从而绽放“帮扶之花、合作之花、美育之花、振兴之花、幸福之花”。

      “2016年9月9日,剑川土陶协会挂牌,我们负责帮助剑川研发土陶新产品。”在调研中,强勇觉得,剑川土陶不光要注重实用性,还要根据市场需要做设计上的提升和改造。他带着学生,新研制出了土陶烧烤盘以及土陶版的“甲马”,提升了剑川传统工艺创意设计水平和旅游商品档次。它们不仅兼顾实用功能,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一经推出,受到市场欢迎。

      提升传统技艺水平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可是在剑川木雕传习馆馆长施顺华眼里,朽木不“朽”,经他的巧手,一块块被人当做烧柴的朽木,成为一件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2014年到中央美院进修后,施顺华感觉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保留传统,并不能单纯复制过去,更应该创新和突破。”

      “我们每年遴选出5名优秀的传统工艺从业者到中央美术学院去随堂上课、跟班学习。”强勇介绍,学院尽可能提供方便和解决食宿,学员选择符合自己的课程跟班学习。如今,已有9批次近100名剑川学员前往中央美院“充电”。

      张绍华是剑川青年画家,他曾到中央美术学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他说:“通过学习,我夯实了理论功底、拓宽了眼界,了解了行业的发展,对我的创作方向和创作理念产生了根本影响。”中央美术学院为像张绍华一样的文化人才和手工匠人开通了到高校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的绿色通道,形成了比学习、比技艺、比研究的良好氛围,有效提升了行业水平。

      “中央美术学院与剑川职业中学共同合办的美术教育实验班已开始招生,目的就是要在下一代心中埋下文化的种子。”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剑川县挂职副县长韩文超说,今年到剑川支教的美院学子从3名增加到4名,还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美术教育交流中心师生到剑川,现场指导美术教育。

      目前,剑川已建成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实训基地,每年培训非遗传承学员不少于1000人次。通过“建立一项机制、培养一批人才、引领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在全县实施“剑川名匠”选育工程,积极探索乡土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大批能工巧匠通过培训学习后,建立工作室,发挥能人带动作用,把课堂设在生产车间、田间地头、户内户外,提升了剑川传统手艺的技艺水平。

      搭起走出去舞台

      “剑川文化丰富多彩,是白族文化的聚宝盆。为了帮助传统艺人们搞清剑川的文化根源,有必要从人文角度梳理出剑川文化和工艺传统,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强勇介绍,培养专业人才就是为了研发更好的产品,研发产品的前提就是培养专业人才,这好比左右轮的一辆车,上面载着的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工艺大讲坛。

      “通过学习,让我重新认识民族工艺,对我们木雕的未来充满信心。”木雕省级非遗传承人杨焕培信心满满。

      “剑川的传统技艺缺乏的就是行业自信,中央美院不遗余力地举办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举办工艺大讲坛和展览活动,给了剑川传统工匠一双看世界和看未来的眼睛,让大家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自觉参与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壮大中。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剑川传统工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说。

      围绕剑川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提升、学术界的认同和影响力的提高等,中央美术学院广泛开展各种研讨、论坛、展览活动,并让传统名匠参与活动,与大师进行对话,走出去参观学习,在研讨学习中对传统工艺进行再认识、再提升、再创造。

      中央美术学院驻剑川传统工艺工作站积极参与“大理·剑川木雕艺术博览会暨剑川木雕文化节”的相关活动,已经策划组织了3期“剑湖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与剑川非遗传承人参会,共同探讨剑川木雕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中的机遇和作为,探索剑川大木作与传统民族建筑的新时代特征与未来等。他们还举办以“匠作、设计、生活”为主题的传承人与设计师对话会,寻找传统工艺振兴之路。为剑川的传统工艺走向世界搭建了舞台,增强了工艺认同和文化自信。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