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洱之间, 大理文化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

时间:2020-09-01 作者: 杨磊 赵向军来源: 中国民族报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银开在教游客扎花。 赵向军供图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作为云南历史文化最早发祥地之一,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内涵丰富,是一个让人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2011年3月,原文化部在大理州设立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年来,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这一建设目标,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实验区着力构建大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在苍洱之间绘出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文化生态美丽画卷。

      文化保护呈现新气象  留住乡愁记忆

      今年5月,苍山脚下的大理市喜洲镇庆洞村,一场白族绕三灵的盛大活动如约而至。

      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群众性歌舞集会,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自大理市周边地区的绕三灵队伍在“花柳老人”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沿着千年传统的绕三灵路线踏歌而行——唢呐声、三弦声、白族调……声声响彻苍洱之间。

      2016年起,大理州每年组织开展白族绕三灵展演活动,对绕三灵队伍的传统线路、服装和歌舞进行保护性恢复。

      2011年3月25日,大理州被列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验区以大理苍山洱海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州12个县市行政区域。自实验区设立以来,大理州按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要求,扎实开展实验区建设,非遗保护工作呈现新气象、新格局。

      “一路的歌声,一路的风景。要唱到天也荒荒地也老老,要唱到石头开花山走路。”在弥渡县寅街镇朵祜村,76岁的弥渡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彩凤情深意长的歌声,不仅久久回荡在山谷之间,也被永久记录下来。近年来,大理州各县市逐步建立健全四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资料档案,以弥渡民歌传承人李彩凤、绕三灵传承人赵丕鼎、白族民居彩绘传承人李云义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开展相关非遗文化的抢救和记录工作,保护传承人一生的艺术精华。

      留住大理人的乡愁记忆,绽放非遗文化之光。近些年,实验区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逐步推进。2017年初,大理州开展非遗档案建设工作,对全州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纸质、电子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科学规范建档;同年6月,大理州非遗数字博物馆建成上线,白族扎染技艺国家数字化试点、巍山县非遗资源电子数据库等工程也同时推进。2019年,完成12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0名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专题片摄制工作;组织完成《大理州民族文化资源普查报告》《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萃编》(上下册)的编撰和出版工作;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数据库建设初验结束并上线。

      目前,大理州共建成5个非遗博物馆——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云龙白族吹吹腔博物馆、周城璞真白族扎染博物馆、祥云汪氏银器艺术博物馆。2019年,5个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多万人次。 

      活态传承 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生活

      坐落在大理古城外的大理镇东门完小,时常有三弦的欢快音符飞出教室,融化在苍洱间的如画景致里。“我们学校有霸王鞭、白剧、大本曲、三弦弹奏等兴趣小组,每星期都有非遗传承人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课。近年来,非遗进校园活动使我们师生更了解和深爱大理的非遗文化。”在操场边的非遗文化墙前,东门完小校长杨万兴向笔者介绍。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推动下,大理州各县市中小学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一些学校还建立了非遗文化展示室,霸王鞭、力格高、彝族打歌等传统舞蹈被引入到课间操,非遗传承人定期到学校授课传艺。

      在社区、乡村,民间文艺队也通过歌舞表演等形式展现非遗项目的丰富多样,让非遗文化走进群众的生活。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大理州由非遗保护部门组织开展的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近80场。

      同时,非遗项目传承培训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夯实了非遗传承的社会基础。2019年,大理州开展各类传习活动近80场,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实现全州12个县市全覆盖。

      2019年1月30日,省级剪纸非遗传承人杨慧英结束了对贫困户的剪纸和刺绣培训,从洱源县西山乡回到大理市海东镇的家。“身为非遗传承人,享受党的好政策,肩上就应承担更大的责任。”杨慧英说,多年来,她与同是非遗传承人的女儿、儿媳不仅走进学校、社区,还多次参加农村扶贫培训,传授剪纸和刺绣技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

      近年来,大理州大力发展非遗特色旅游、非遗品牌活动,培育非遗特色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剑川木雕已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大理、剑川、弥渡、祥云、云龙等县市“非遗+公司+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弥渡花灯戏、南涧跳菜等传统戏剧歌舞类项目,不仅宣传展示了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拓宽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传统与现代交融 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2019年10月,一场关乎传统非遗工艺传承与创新的研讨活动,在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的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鹤庆基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对话,为传统金属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提供意见和建议。

      这方,鹤庆基地的对话会刚结束;那方,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大理基地的白族扎染技艺培训班又开班了。

      近年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各个基地“你方唱罢,我登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会与培训,为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输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2017年11月11日,大理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下设大理、剑川、鹤庆3个基地。建站以来,3个基地共同承担大理州传统工艺实训、研习、研究及生产性保护和传承实验基地的工作,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现代应用,充分发挥工作站在振兴传统工艺、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

      同时,大理州还重点挖掘大理丰富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白族扎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下关沱茶、刺绣、白族布扎等传统工艺项目为切入点和龙头,鼓励和支持优秀文创企业加入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研发具有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支持和引进互联网商业平台,帮助推介销售传统工艺产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一直以来,大理州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同打一张牌,推出了大理三月街民族节、剑川石宝山歌会、弥渡花灯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文化活动。而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彝族打歌、扎染、甲马等非遗项目融入旅游项目,丰富了文化旅游内涵。白族布扎、白族瓦猫、鹤庆银器等具有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也逐步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甚至打开了国外市场。

      此外,大理州积极参加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研培计划,先后选派剑川木雕、白族扎染技艺、白族民居彩绘、鹤庆银器锻制技艺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研培学习,通过“培训一人,带动一片”,提升从业者等传承人群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截至目前,大理州共有非遗项目45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20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人。此外,还有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的8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可以说,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掀开了大理非遗保护传承的新篇章。下一步工作中,实验区建设将紧紧围绕建设目标,注重成果的巩固和转化,与大理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让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更具特色和活力。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