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廷贡品到带动共同富裕的“法宝” 看这一抹“绿”传承千年历久弥新

时间:2023-01-12 来源: 光明网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品茗者众,“茶”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提起“茶”,人们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可能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闲暇无事时泡一杯西湖龙井,观其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芽芽直立,嗅其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品其茶汤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不失为一件乐事。

  图片来源:西湖文旅发布

  西湖龙井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相传清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就此西湖龙井扬名天下。纵观西湖龙井1200余年发展历史,其源于唐,闻于宋,名于明,盛于清,近现代更是作为外交礼品声名远播海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湖龙井也是这个道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告诉记者,西湖的土壤、气候,常年的水汽滋润和充足的阳光照射等独特的地理条件,成就了西湖龙井,“即使是同一个茶树品种,把它移植到南方或者北方都不行,口感就会有所变化。”

  2021年3月23日拍摄的杭州梅家坞村的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西湖龙井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清代品茶名家曾如此赞誉龙井:“甘香如兰,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无味,而饮后感太和之气弥漫齿额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而这一“至味”的背后,离不开西湖龙井九道工序的精工细作。西湖龙井茶主要经过采摘、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这九道工序制作而成。“每道工序都是难的,一点点不能马虎。”13岁开始学习炒茶,48载的持之以恒,一辈子和西湖龙井打交道,樊生华将其制作流程中的每个要点烂熟于心,“就以‘摊放’为例,时间要恰到好处,如果时间短了,就会造成下一道工序‘青锅’炒出来的茶颜色偏暗、口感有青涩的异味。”正是一代代制茶匠人对于每道工序的精益求精和接续传承,让西湖龙井这抹“绿”在千年后的今天历久弥新。

  樊生华在制作西湖龙井(受访者供图)

  “地炉文火续续添,乾釜柔风旋旋炒。”短短两句诗道尽了炒茶的玄妙。特级西湖龙井茶采取手工炒制,正确的手法是炒出一锅好茶的关键所在。“有‘抖、挺、扣、抓、压、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每个手法在实践中还有细微的差别。”樊生华介绍道,为解决这些很多初期学习炒茶的人面对的最大难题,樊生华研究出了每个手法分解教学的模式,他将一个手法分解为4-6个动作,再详细讲解其中奥妙。“我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从小在外面读书,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这样给他们讲解,他们学得很快。”今年,樊生华的徒弟张艺乘在西湖区炒茶王大赛新锐赛中获冠军,“感觉很开心,年轻人来学艺,只要他们肯学、能吃苦,我就愿意毫无保留去教。”

  樊生华教导学生炒茶技巧(受访者供图)

  如今,除了非遗传承的工作,樊生华还配合政府通过技艺传帮带推动提升茶农经济收益,助力乡村振兴。他将西湖龙井制茶和茶园管理的技术经验义务传授给茶农,“我们自己把茶做好,也要为其他茶农做点实事。”2021年3月,樊生华专家团队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安岭乡设立了名家工作室,帮助规范茶农的茶叶制作技术。“制茶技术提高了,茶叶品质上升,茶农们的收入也会有所提升,曾经有茶农激动地说我给他们带来了致富‘法宝’。”这些反馈,也让樊生华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其他人增收致富。

  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樊生华作为传承人也参与到相关申报材料的准备中。“申遗的成功让国内外更多人关注到了中国茶,也让不同类型的茶之间的技术交流变得更频繁了。”对此,樊生华感到很受振奋,“希望未来能通过西湖龙井制作技艺的传播,带动当地人和更多地区共同富裕。”(冯浩 靳铃涵)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