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戏” 新成就——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观察

时间:2022-09-3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郑  雷

       2018年至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简称“百戏盛典”)以全国戏曲剧种普查结果为基础,汇集全国348个戏曲剧种联合展演,实现了全国戏曲剧种的大团圆,其开创性意义足以载入中国艺术史册。2021年起,百戏盛典在江苏昆山再度开启,以“新三年,新百戏”为新一轮展演目标,在组织形式和戏曲辅助手段上作出改进。从展演组织形式上来看,本届百戏盛典以“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为主题,从全国各戏曲剧种中精选表演技艺突出、声名卓著的一流演员演出其剧种的代表性作品;从辅助手段上看,与展演同时,举办“天下第一团”青年表演人才培训活动,亦称“天下第一团”传习班,对处于弱势的戏曲剧种剧团的表演后继人才进行集中培训,力求以京昆艺术体系的成熟经验哺育弱势剧种,使其表演人才在学习了京昆表演艺术后,将之与本剧种艺术相结合,化出自己的新创造,进而推动本剧种表演艺术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前者可以谓之“彰优”,后者可以谓之“扶弱”,抓住高低两端,足可带动全国戏曲剧种的快速更新发展。

       作为2022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一改前三年百戏盛典中各地方剧种轮流上台演出的形式,以选精选优的方式择取成熟剧种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剧目进行展演,在红氍毹上掀起了新一轮戏曲演艺高潮,也带给线上线下的广大观众更多美的欣赏体验。其实际效果和成绩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是将南北方各大小剧种剧团的优秀剧目汇于一台,反映了近年戏曲向好的生态。该展演共展示了全国30个剧种、54名表演领军人才的11台大戏、20台折子戏组台,遴选的基本要求是各成熟剧种技艺超群的演员和经过观众检验的剧目,其中既有昆曲、京剧的传统剧目、新编剧目,如昆曲《浣纱记》《占花魁·湖楼》《金雀记·乔醋》《长生殿·絮阁》《瞿秋白》、京剧《锁麟囊·春秋亭》《春闺梦》《乌盆记》《华容道》《妈祖》等,也有地方戏曲剧种的大戏、折子戏,如漫瀚剧《契丹女·祈愿》、祁剧《昭君出塞》、蒲剧《中条山上党旗红》《青丝恨》、秦腔《摸包》、闽剧《双蝶扇·回书》、琼剧《张文秀·偷包袱》《红叶题诗·园会》等,精彩纷呈,富有艺术魅力。本次展演既有剧场演出,也有网络直播和演播,进一步强化了这些优秀剧目的影响力。

       二是重点推出一批剧种领军人才,促进了领军人才所在剧种的长足发展。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大戏是江苏省昆剧院创作的新编现代昆曲《瞿秋白》,主演施夏明在饰演过多台传统昆曲的巾生和小官生戏后,又将本行艺术拓展到昆曲现代戏中。《瞿秋白》的主要人物瞿秋白既是中共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又是现代作家、翻译家,具有江南现代知识分子的特性,文静优雅中潜藏着坚毅热情,最终以个体生命的平静死亡实现对信仰的虔诚追求。施夏明使用昆曲巾生、小官生的演技,以大小嗓结合的道白演绎这位现代传奇人物的奋斗历程与爱恨心事,有些地方甚至沿用昆曲小生以小嗓为主的笑来表现瞿秋白开怀时的神情,这样的表现既传承了昆曲生行的经典表演传统,又准确塑造了瞿秋白光明磊落、性情真挚的动人形象,成为现代戏中的新典范,开拓了昆曲的良性现代化之路。广东粤剧院演出的《白蛇传·情》以新异的构思重述白蛇与许仙的恋情故事,以简净而富于现代设计感的舞美效果衬托出曾小敏等演员精彩的表演,全剧抓住一个“情”字,以“钟情”“惊情”“求情”“伤情”“续情”等几场戏演绎白蛇与许仙的恋情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异与坚守,最后以“未了情”的开放式结尾将古典的爱情故事作了现代演绎,在此过程中充分显现了一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戏曲艺术在时代变迁中焕发的异彩。其他如祁剧《昭君出塞》的健拔忧伤、锡剧《玲珑女·行路》的娇俏喜人、越剧《陆游与唐琬》的清丽诗意等,也都恰如其分地在演员技艺完美展示的基础上突出了剧种特色。

       三是在推动领军人才展示长技的前提下,提升了广大观众的艺术欣赏水准,为戏曲的未来发展培养了合格的观众群。长期以来,戏曲发展处于疲困状态,观众群也随之萎缩。近年来,戏曲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而获得从上到下各方的鼎力支持,重新出现振兴的局面,但与此同时,有专业素养的观众群体迟迟未能形成。作为新一轮百戏盛典重要内容之一的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优秀剧目展演,以出彩的表演、优秀的剧目吸引着热心的观众,让观众直接获得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高强度审美体验,各剧种领军人才的登场献艺更是以多年练就的戏曲技法征服了观众,所谓“戏剧技巧也是为了使戏剧获得最大限度的反应”,原是世界戏剧界的通则。清末民国以来的戏曲演出史证明,只有舞台技艺超群、剧目经典的戏曲演出才能培养出知音的观众群体,各种声腔流派、名家大师的出现,与内行观众的推毂大有关系。有许多戏曲研究者和从业者,如齐如山、张伯驹、丁秉、吴小如等,原也是剧场中的热心观众。一台会聚东西南北各路名角、精彩纷呈的高质量“新百戏”展演,足以培养出一群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内行观众,为戏曲的未来发展奠定希望的根基。

       戏曲传承,需要非常重视对领军人才的培养,借助明星主角的力量大幅度提升剧种的艺术水准和剧坛地位。同时也要认识到,戏曲界向来有“一棵菜”的传统,即演出时主角、配角、龙套、乐队场面、舞台美术各方面密切配合,融为一体,形成令人满意的演出。所以,戏曲不完全是主角的艺术,配角乃至龙套和其他舞台演出部门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相信通过这次展演和新一轮百戏盛典的示范引领,社会各界会进一步加强对戏曲传承的全面、准确认识,以戏曲表演领军人才的成长带动戏曲各剧种的建设,为观众呈现更臻完美的戏曲艺术。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