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遗三门峡》喝彩

时间:2020-03-11 作者: 高 杰来源: 三门峡日报

近期,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上,由河南广播电视台文艺部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一部12集的非遗文化遗产纪录片——《非遗三门峡》连续播出,引起了我的兴趣。单就名字而言,它就非常之吸引人。在我们这片充满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崤函大地上,文化遗产丰厚,仅明文列入国家和省、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50件之多。这部纪录片选取了12个项目作为选题,充分体现了其各自的代表性。“百里挑十”,它用现代影像技术,还原、再现了文化遗产的历史真实,用影视艺术讲述了非遗传承的创新手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它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实物形态存在,有其耐久性和承载力;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团体、群体或个人掌握、实践、延续的表演、表现形式,与人的主观存在密不可分。因此,抢救、发掘、保存、传承、发展这些稍疏即逝的文化遗存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这部系列纪录片,选取了口头传唱、表演还原、创新实践、节庆活动、艺术追源等表现形式,比如第一集《守望者》就聚焦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朱秀云一家,用诗意化的镜头讲述了全国唯一的民间印染技艺“捶草印花”的传承故事。第二集《地坑院》,讲的是三门峡陕州古民居的营造技艺。镜头对准了“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通过再现地坑院的营造技艺,讲述传承人的故事,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理念。第三集《骂社火》再现的是豫西灵宝的一个独特节庆风俗。在农历正月十一到正月十六,这里一直风行着“骂社火”,传说这一民俗起源于尧舜时期,传承了数千年,骂的是丑恶、扬的是真善。嬉笑怒骂、唱念做打,这些充满张力的艺术表现手段,在非遗千年中活跃续延。第四集《皮影戏》从灵宝道情皮影戏“皮影人的故事、皮影的创新、皮影表演”三个部分,讲述皮影艺人的人生故事,挖掘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第七集、第八集,讲的也是技艺溯源,同样也是寻根追远与创新发展。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也有其特有的载体,比如世代心口相传、传习精研、刻于山石、绘入画卷等,久而久之,这些实用有效的衍行举措在传承中也就进了“宝典”,在现代科技面前成了宝贵的“遗产”。第五集《鸿庆寺传说》就是通过专家的讲述和鸿庆寺故事的情景再现,凸显了这个“石刻精华,文物珍宝”的艺术价值。

  其实,豫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片催生文化技艺的土地。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标志着豫西先民从渔猎采撷的生活过渡到以农为本的农耕时代,同时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初步分工。也就是从那时起,有了专业的制陶人。彩陶上绘制的种种纹饰、图腾符号,成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发端之一,也是豫西民俗剪纸的源头。第七集《仰韶彩陶》讲述了两位三门峡非遗传承人杨栓朝和刘新安的故事,在彩陶研制过程中对彩陶工艺研究、传承发展、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坚守与创新精神,记录了他们为把先民的智慧在当今社会留存,让古代文明传承下来而作出的不懈努力。第八集《剪纸》则记录了灵宝和陕州两位红、黑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讲述了剪纸民俗的文化内涵。第六集、第九集、第十集讲的也都与音乐说唱有关,但又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第六集《十盘》讲的是流传于陕州一代的宫廷礼乐的故事。讲述了唐朝四大贤相之一姚崇的后人姚富民,作为”十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历尽艰难,与族人一起将这一千年宫廷音乐原汁原味保留了下来,使世人得以见其真容。第九集《把戏》再现的是产生于渑池县黄河岸边南村的一种古老民间稀有剧种。它最初起源于黄河号子,后受”怀邦“影响,又融合其他地方文化特色,逐步演绎成了在田间地头以击打把庆祝劳动和丰收的独特艺术形式。第十集《卢氏锣鼓书》讲述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卢氏县锣鼓书艺人许创世、刘小花,从祖上开始六辈人都传承着锣鼓书艺术,记录了卢氏民间锣鼓书艺人的生活和技艺,表达了民间艺人对祖先留下的艺术瑰宝血脉相传的热爱与传承。第十一集《木版年画》,通过介绍传承百年的卢氏木版年画,讲述传承人张德琰的故事,呼吁对传统木版年画的抢救和保护。第十二集《传习》更是以两千多年前,老子在函谷关写下的千古名篇《道德经》为历史脉络,通过“老子传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黄清华当今的研修传习,让先贤的智慧生生不息。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需要快速跟上,要采取多种手段,特别是现代高科技技术和快捷、广阔的信息平台。河南广播电视台文艺部和三门峡广播电视台的这部系列纪录片的集中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尝试。希望,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作品,来继续反映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至此,我们心怀敬意和期待!(高 杰)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