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购物节“云探店”|穿针引线,巧手绣出致富新图景——苗绣

时间:2020-06-17 作者: 手艺君来源: 中国手艺网


“见山绣山,见水绣水,见花绣花,见鸟绣鸟。”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家人以银针做笔,彩线当墨,创造了“无字天书”苗绣。

龙禄颖作品《乡村振兴》

苗绣像一曲无形的古歌,每幅绣片都是历史的一个片断。传说苗民南迁时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徙路径,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因此,苗族被称为“将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

从共同的祖先“蝴蝶妈妈”,到山脉纹、波浪纹、龙纹,苗族人将秀丽的青山绿水、飞鸟鱼虫绘制在衣裙配饰间,勾画出隽永优雅的纹路,那些属于这个民族的故事,就这样世代流传下来。

全套的苗绣手艺要从织布开始,随后完成开启织口、引纬、打紧、染布、绣花等整套工序。

近三十种丰富怪异的针法,极为大胆的配色,夸张生动的图案,对称和谐的纹样,成就了古朴精致又绚丽多彩的苗绣。

2006年,苗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女性从七八岁开始便与绣针、绣线和绣布为伴,她们对美的领悟与创造,使其做出的绣品具有直达心灵的感染力。

苗绣传承人龙禄颖从小学习刺绣,对数纱绣、双面绣、打籽绣等绣法尤为擅长。今年初疫情的爆发,牵动着非遗工作者的心,为增强群众防控意识,鼓舞贵州援助湖北所有防疫工作做出贡献的人,龙禄颖运用苗绣打籽绣技法绣了一幅《黔鄂同心——中国加油》的作品,寓意战胜疫情,还给中国人民平安健康的生活。

龙禄颖年轻时独自在外打拼十余年,2006年,她抓住家乡贵州省施秉县发展旅游的契机,回乡创业成立舞水云台公司,开发苗绣产品。

根据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她对花纹图样做了改进,设计制作出诸多适合现代生活使用的产品,以数纱绣制作的精致领带,打籽绣与银饰工艺结合做成的手镯,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围巾、披肩……融入日常的苗绣,十分受市场欢迎,成为畅销的外贸产品。

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她还带动农村贫困妇女就业增收。

2016年,龙禄颖的舞水云台公司成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聘用赋闲在家的苗族妇女,与公司签订苗绣旅游商品订单,使她们在不误农活、照顾家庭的同时也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工坊以“带动妇女就业,传承民族文化”为宗旨,先后在城关镇、双井镇为669人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回收绣品近3万件,发放绣品收购资金达1600万元,培训后户均增收3万元,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

十四年舞水云台,大大小小的刺绣培训和生产基地在大山深处落户,千余苗家妇女涉足这番事业。“用一针一线,守住青山绿水”,一挑一串之间,绣娘手心的温度正在被传递,一件件绣品,就是绣娘们故事的见证。

主推产品

四彩福粽钥匙扣

苗绣的特点是用色大胆且鲜艳,以红黄蓝三原色搭配饱和度很高的绿色,在色彩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运用苗绣中的扣线绣与回针绣,表现出粽叶上的脉络,再点缀上金线与蜡绳,既结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又兼具实用与功能性。

舞水云台钥匙包

钥匙包的灵感来源于贵州省施秉县的两大名胜:舞阳河与云台山,通过苗族非遗,让贵州山水走进世界人民的视野。使用有立体感的扣线绣凸显山脉的层峦叠嶂,用较平缓的回针绣来表现舞阳河的潺潺流水,并借用现代毛毡绣来营造不同的肌理感。

鼠你如意耳机收纳

运用红黄蓝三种色系的棉线,采用苗绣工艺中扣线绣、数纱绣、包边绣制作完成,把非遗技艺与进博会特色融为一体,寓意鼠年大吉,万事如意。

蝴蝶妈妈系列“银+绣”手镯

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的织绣技艺就是记录工具,用一针一线绣出错综繁复的绝色装饰品。采用非遗苗绣及银饰锻造工艺结合制作完成的手镯,使用场景多样,典雅大方。

人定胜天纸巾盒

苗族古歌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物种的起源,到苗族大迁徙、苗族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无所不包,成为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灵感取自苗族古歌中的一章“洪水滔天”,把古歌里的人物图形化,再用苗族传统植物蜡染技术与苗绣表现出来,让苗族古歌穿越时空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福禄寿喜祈福葫芦挂件

以中国传统葫芦为造型的“福禄寿喜”防疫香包,提神醒脑。从布料的制作到染色,再到绣花、缝制成品全都由苗家妇女们手工完成,她们把自己的心意与祝福一针一线绣进了葫芦里。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