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赵国琦 | 年画保护单位负责人系列专访(四)

时间:2020-02-12 作者: 杨渊 郭志清来源: 中国手艺网


  年画保护单位负责人系列专访为“新年画·新生活”——2020年画主题传播活动的重要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承办。

  赵国琦:唤醒平阳木版年画的生机

 

点击观看专访视频

  在山西省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里见到馆长、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人赵国琦时,他正伏案专心设计着生肖“鼠”的年画作品。再过不久,这个图样会经过描样、拓样、雕刻、涂墨、印刷等十余道工序,走进博物馆、网店、实体店,张贴进在鼠年辞旧迎新的千家万户。

  临汾古称平阳,平阳木版年画由此而得名。平阳木版年画是我国最古老的年画之一,源于上古岩画与祭祀,随之为皇宫贵族用于喜庆之用,后民间普遍用于年节和日常生活中,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赵国琦

  三代人传承古老工艺

  “明清时期,临汾、襄汾、洪洞等地有大小年画作坊百余户,每年印刷发行木版年画共计1亿张左右,繁盛程度非同小可。抗战期间,日寇占领临汾,平阳木版年画遭受破坏,多地的木版年画作坊被烧毁,几近绝迹。全国解放后,民间年画作坊恢复极少,平阳木版年画的‘元气’始终未能恢复。”赵国琦介绍。

  赵国琦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他的木版年画手艺全部受承爷爷赵大勇。1948年,临汾刚刚解放,赵大勇等人在广泛收集原存的旧木版年画的基础上,于上世纪50年代筹资恢复平阳木版画的生产。赵大勇搜集到历代年画、雕版等1000余件,先后编写出版了《尧都平阳与尧舜禹》《平阳木版年画选》《平阳新年画选》等书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2年12月,赵大勇经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创办了山西省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民办木版年画博物馆——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  

  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

  赵国琦自幼就跟随爷爷泡在木版年画作坊里,耳濡目染,对木版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他进入高等艺术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学习深造。从2006年开始,赵国琦创作的《新版武门神》《新版文门神》和《春节财神》等系列平阳木版年画连连获奖,广受好评。接管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后,赵国琦开始着力研究、整理、创新,让平阳木版年画走出去。

  打响知名度

  虽然在临汾市家喻户晓,但平阳木版年画仍是偏居一隅的地方手工艺。为了将其发扬光大,赵国琦不断寻找机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赵国琦带领团队一起前往北京,在各个比赛场馆周围租用场地摆起了平阳木版年画的展览销售区。但是,那一次并不理想。国人不了解平阳木版年画,外国人对于陌生的中国文化更是一头雾水,大多数人只是看看新奇,并没有做太多的驻留。  

  平阳木版年画

  2010年广州亚运会,赵国琦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却依旧关注寥寥。回到家后他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他觉得,之所以平阳木版年画没有激发国人与外国游客的兴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山西文化,不了解木版年画之中的奥妙。

  2011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召开,赵国琦抓紧机遇,在精心准备了一年之后带领一班人马,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深圳。在展览区,赵国琦发起“动动手”平阳木版年画制作活动,让每个前来参观的人都可以亲自动手尝试制作木版年画,在制作过程中感受木版年画的精妙之处。赵国琦和他的团队就在一旁为国内游客介绍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通过翻译向国外游客深刻地讲解中国文化、山西文化。果然,这一次的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动动手”活动引起了国内外游客极大的兴趣,展览区游客不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  

  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赵国琦

  “年画要有戏,百看才不腻”

  近年来,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农村城镇化、商品化、年俗的淡漠和改变严重破坏了年画生存的土壤。在大家纷纷投入年画创新的浪潮中时,赵国琦的一些学生急于进入市场大潮,随波逐流把旧有的图样照搬到空白的短袖、包包上。赵国琦第一次板起脸,严肃地批评了学生:“年画创新的灵魂是在画面、色彩、题材上更加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不是偷懒把人们看腻了的‘老三样’直接放到现代的物件上。”

  在此之后,赵国琦着重加强了对学生在图案创新上的指导,并以身作则,拉开了一场长达12年的“持久战”——为了弥补平阳木版年画缺少生肖的遗憾,针对春节市场,他开始每年创作一幅年画,直至凑齐十二生肖。今年的“鼠”年画,就是他创作出第11个生肖平阳木版年画。“我们的销售主要靠预定,长期以来,我们将市场定位在装饰品和礼品市场,近几年我们也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与上海的公司合作研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出丝巾、首饰、水杯、扇子、年历等生活用品,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为年画发展提供了新的发挥平台。”赵国琦说,他计划在明年生肖“牛”的年画创作结束后,将这12个生肖“打包”推出,再研发相关的衍生文创产品,在保持现有市场的基础上,逐渐向实用性市场探索。  

  赵国琦与年画新创作《金鼠报春》

  如今,他将年画印制工作系统化、产业化,与市场紧密结合。雇请多名专业技师进行年画的艺术创作和印制,并以合作社的形式在农村开设培训班,将印制的流程交给当地村民。在赵国琦的努力下,平阳木版年画逐渐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并作为民间工艺品在文化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漂洋过海外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功打入国际市场。2018年6月,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成为山西首批公布的对外文化交流基地之一。

  发展平阳木版年画的“少年力量”

  “木版年画的传承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赵国琦说,过去20多年里他总共带过8个徒弟,现在还在坚持做年画的只剩下2个。开班教过的学生有数百人之多,目前有50余人还从事相关工作。赵国琦告诉记者,工作枯燥、未来不确定是徒弟们先后离开的原因,而人们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重视则让他在寻找新传承人时困难重重。  

  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长赵国琦

  “传承人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赵国琦说,过去他招的徒弟大都是大学毕业生,“半路出家”的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学艺的初心,这让他开始转变思路,决心开始发展平阳木版年画的“少年力量”,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小就植根在孩子们的心里。

  他定期在临汾市几所中小学开班授课,让非遗走进校园。“每次去学校,很多学生对年画都非常感兴趣,他们能用心去尝试,我就很高兴。”赵国琦说,“短短的一节课虽然不能深入了解木版年画,但只要有人喜欢,就说明木版年画的生命力旺盛,这本身就是一种传承。”

  除了将非遗带入校园,他还与多所学校合作开设“大师工作室”,开展校外课堂、社会实践、研学旅行等多种活动,让学生们走进博物馆来参观、制作、体验。赵国琦表示,接下来,他希望在全市的中小学里推广自己的课程,让更多的孩子了解木版年画,也让他能在全市范围内挑选合适的传承人。

  文图:杨渊 郭志清

  视频:李加尊 朱萌

  设计: 小妮

  编辑: 知乐

  审校:陈梦娇

  统筹: 郝秦玉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