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大鱼海棠》,国产电影中的非遗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0-06-29 来源: 央广网

     我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起从县级、市级到省级、再到国家级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审批通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达到了1300多项。其中,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和文化遗产相关的电影吧!

  新世纪非遗电影的类别

  其实,中国电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从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至今,已出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电影。随着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下中国面对全球化压力而实施的文化战略,在电影产业中已逐渐走向一种文化自觉。电影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这一文化现象。

  对于“非遗”影片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景色、人物以及风情都是电影十分钟爱的素材,而这些素材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和精神世界往往能够为影片赋予较高的思想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作为一个新的命名,但在中国的电影史上却是一个“老朋友”。从最早的中国第一部以京剧文化为原型的电影《定军山》,到之后的《方珍珠》(京韵大鼓 相声 1952年)、《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 1953年)、《天仙配》(黄梅戏 1955年)、《李二嫂改嫁》(吕剧 1957年)、《朝阳沟》(豫剧 1963年)、《少林寺》(少林功夫 1982年)、《黄土地》(安塞腰鼓 1985年)、《霸王别姬》(京剧 1993年)、《活着》(皮影 1994年)、《变脸》(川剧变脸 1997年)等影片,都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一些原生态的、民间的瑰宝重放异彩,延续民族文化的文脉。

  21世纪之后,中国电影中大量包含了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花腰新娘》《尔玛的婚礼》《我们的桑嘎》《鼓舞海天》《高甲第一丑》《一个人的皮影戏》《雪花秘扇》《不肯去观音》《爱在廊桥》《老腔》《侗族大歌》《嘎达梅林》等等。

  从题材上来说,我们可以把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不同的类别:

  民间文学类

  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创世史诗、英雄史诗、歌谣、民间笑话、民间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与一个民族的历史风云变幻、审美情感、喜怒哀乐、现实生活、生存竞争等息息相关。民间文学为艺术创造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主题,成为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电影《嘎达梅林》(冯小宁导演 2002年)改编自蒙古族长篇叙事歌《嘎达梅林》,《赵氏孤儿》(陈凯歌导演 2010年)来源于“赵氏孤儿传说”,《不肯去观音》(张鑫导演 2013年)改编自“观音传说”,《花木兰》(马楚成导演 2009年)改编自“木兰传说”,《忠烈杨家将》(于仁泰导演 2013年)取材于“杨家将传说”,《白蛇传说》(程小东导演 2011年)则脱胎于“白蛇传传说”。

  民间音乐类

  民间音乐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包括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和民间祭祀仪式音乐等形式。民间音乐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情感愿望。哈斯朝鲁的《长调》是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展现。吴天明在遗作《百鸟朝凤》中,用悲悯的情怀表达了对传统艺术形式“唢呐”的忧思和感怀,刻画了社会变革中新老两代唢呐艺人对艺术信念的坚守,可以说,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自画像。反映民间音乐的电影还有《郎在对门唱山歌》(紫阳民歌 章明导演 2011年)、《信天游》(陕北民歌 冯小宁导演 2004年)、《漫瀚调》(漫瀚调 赵国桦导演 2014年)、《天琴》(广西民歌 江秀佳导演 2013年)等。

  民间舞蹈类

  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蹈与民众生活关系密切。其内容,有对日常劳动生活的摹写,有对民族历史和传说的演绎,有对爱情的讴歌,还有对丰收、婚礼的欢庆等,是人们灵魂的忠实和率真的表现形式,具有传统审美特征和鲜明的文化属性。《盛世秧歌》(孙小茹导演 2007年)是反映山东商河鼓子秧歌的一部电影,影片以两个男人持续了一生的恩怨为主线,将一个村子两户人家跨越两代的秧歌情涂抹上动感明快的喜剧色彩。张静初主演的影片《花腰新娘》(章家瑞导演 2005年)展示了花腰彝族“龙舞”的独特魅力。

  传统戏剧类

  中国各地域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戏曲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武术等元素的有机综合,将唱、念、做、打融为一体,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表现出很强的虚拟性。张元导演的《江姐》(京剧2002年)、杨凡导演的《凤冠情事》(昆曲 2003年)、陈力导演的《爱在廊桥》(寿宁北路戏 2012年)、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安顺地戏 2005年)等都是反映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

  曲艺类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其本质特征是以口头语言进行说唱表演,如相声、评书、评话、京韵大鼓、东北大鼓、扬州清曲、鼓书、琴书、弹词、东北二人转、快书、快板等。由闰学晶、潘长江主演的电影《贵妃还乡》(邢丹导演 2010年)是一部东北二人转喜剧电影,这部电影在打击乐、板腔体、韵白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选用了多个曲牌唱调,并把一些传统唱段填入朗朗上口的台词,对传统二人转的精华如唱功、舞蹈形式和人物表现形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这一类具有深厚的传统、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众基础。诸如广场杂技、高空杂技、魔术、滑稽、马戏、驯兽、口技、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各种太极拳、围棋、象棋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蔡李佛拳》(蔡李佛拳 程东导演 2010年)、《新少林寺》(少林功夫 陈木胜导演 2011年)、《吴清源》(围棋 田壮壮导演 2006年)等电影,以及围绕咏春拳拍摄的系列电影《叶问》(电影中的“咏春拳”指的是“永春拳”即“白鹤拳”。白鹤拳是五祖拳中的一个拳种,五祖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华谊兄弟公司从2011年陆续推出的系列电影《太极》等都是反映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电影。

  民间美术类

  民间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等视觉造型艺术,如剪纸、年画、泥人、泥塑、刺绣、编织、风筝、玩具、民居建筑等,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哈斯朝鲁导演的影片《唐卡》(2012年)通过描写多位唐卡画师在传承唐卡绘画技艺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展现了“藏族唐卡”的魅力和西藏壮美的自然风光,向国内外观众介绍了西藏人民的生活以及西藏文化的发展。陈雨田导演的《窗花》(2014年)通过描述韩江、石头、香儿三个人物角色之间的淳朴爱情,为观众呈现了蔚县剪纸的艺术魅力。

  传统技艺类

  传统技艺指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手工业技术与工艺,如工具和机械制作、烧造、冶炼、织染、缝纫、刺绣、编结、制盐、制笔、制墨、造纸、印刷和装帧、颜料制备、火药制备等都属于传统技艺。影片《云之锦》(张瑜导演 2012年)以云锦为线索,把穿越元代、清朝、民国三个历史年代的爱恨情仇衔接为一体,把爱情的纯洁和云锦的瑰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看后感动不已。正如导演张瑜所说:“伟大的爱情让云锦走到今天,伟大的爱情也托起了美丽的云锦。”电影《青花》(桑华导演 2005年)则以青花瓷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在三个不同的时空展开的故事,人生恍如过眼云烟,沉静中的青花瓷却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永存。

  传统医药类

  主要指中医中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如针灸、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等。这类电影的代表作品有《刮痧》(刮痧 郑晓龙导演 2001年)与《正骨》(中医正骨疗法 詹文冠导演 2013年)。由梁家辉、蒋雯丽主演的《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正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四大正骨流派之一平乐郭氏正骨世家手艺的传承与兴衰,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大善大义、厚德宽容以及传统中医文化的深厚内蕴。

  民俗类

  民俗是指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它蕴藏于民众生活之中,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知识、民间信仰等。《尔玛的婚礼》(韩万峰导演 2008年)讲述了新时代和民俗文化之间的冲突,对羌族婚俗进行了全景式呈现,里面鲜艳精巧的羌族服饰、头饰,以及依山而居、累石为室的桃坪羌寨等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影片完美保存了“5·12”汶川大地震前羌族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为此,这部电影具有了民族影像志的深远意义。民俗电影代表作还有《雪花秘扇》(女书习俗 王颖导演 2011年)、《十里红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 金良言导演 2009年)、《静静的嘛呢石》(藏历年 万玛才旦导演 2006年)和《花腰新娘》(花腰彝族婚俗 章家瑞导演 2005年)等。

  下面,我们就来细读两部国产电影,深入谈谈影片中的文化遗产元素——其中一部是关于物质性文化遗产——土楼,而另一部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从一栋建筑和一种器乐之中,我们来体会那些灿烂民族文化遗产的光影魅力。

  2016年上映的电影《百鸟朝凤》描绘了唢呐艺人焦三爷与弟子游天鸣在唢呐艺术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在坚守和放弃之间进行艰难选择的故事。在2016的内地票房中,《百鸟朝凤》位居90,仅有八千多万的票房,远远低于平均水平,侧面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所受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在影片本身层面上,《百鸟朝凤》探讨了传统音乐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尴尬境地和难以延续的困难,同时对传统道德评判标准与伦理规范之失效和崩塌进行了控诉。

  唢呐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很多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对于过去的传统礼仪嗤之以鼻,也丝毫没有了以前的敬畏之心。在《百鸟朝凤》中有一幕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游天鸣带领游家班去自己发小家出活的时候连“接师礼”都没有,而且对于唢呐匠的工作毫不尊重。

  影片中有意识地表现了西方音乐或方化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或文化的冲击。在电影中,当西洋音乐敲开中国的大门,有无数的年轻人为之痴迷。于是年轻人之间刮起了学习西洋音乐的潮流风,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音乐的阵营走向西洋音乐,他们开始讨厌曲调哀婉的唢呐,影片中砸坏游家班乐器的几个社会青年便是最好的证明。唢呐没有其他如钢琴、吉他那样夺人眼球的外表,更没有正规课堂可以学习,有的只是一群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老匠们口口相传,唢呐匠为生计街头卖艺乞讨,仍然无人问津,这一残酷现状给了后继者强大的生存压力,后继者从唢呐中看不到希望,只能转行,更别说创新。在新的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唢呐由于传承的缺失,后继者不足。

  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多元素文化艺术相互冲击,唢呐作为我国传统乐器,其独特的音调一般难以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似乎年青一代所生活的时代与我们所处时代相差太大,就像现在人们在闲暇时间选择去看电影、听音乐会、看电视等等,而不是去听唢呐一样,人们总是觉得传统艺术缺少吸引力。其实唢呐的确有其悦目之处,唢呐是需要用心才能领略其大美的乐器,但由于人们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很难静下心来欣赏,也就很难发现唢呐的内在美。唢呐缺少了人们的观赏和理解,自然会走向衰落。以管窥豹,从这部电影中,我们从一个侧面能够看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然而,这部电影不仅表现了唢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更展现了老一辈艺术家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热忱,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努力。导演正是用这种信徒式的坚持来对抗当今不良文化的冲击。以这部电影带来的启示为例,探究如何在电影中融入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确认中国电影民族和文化身份。尤其,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自古就有“工匠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始终有着对于“匠心”的追逐和敬仰。匠人们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在电影中的焦三爷,不仅仅是一个唢呐匠,也是一个艺品和人品都称得上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正直、无私、有着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为五斗米折腰,身体力行的维护者唢呐的尊严,因此逝者是否能享用唢呐的最高级别礼遇,都由他做主。而焦三爷也不负众望,有着自己的坚守。在查村长的葬礼上,焦三爷拒绝吹奏百鸟朝凤,因为查老爷自私利己,更算不上德高望重。而火庄的村长去世时,焦三爷破天荒的要为火庄村长吹奏百鸟朝凤,在焦三爷眼里只有窦村长这种无私奉献,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才能真正受得起百鸟朝凤。正是因为焦三爷的坚持,百鸟朝凤这首曲子才有了它的价值。是焦三爷的正直,赋予了唢呐艺术和百鸟朝凤这首曲子如此高的地位。

  联系到本片的导演,吴天明导演作为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科班出身的他导演过的电影大多关于农村最广大人民的情感和精神风貌,从电影《变脸》到上映的《百鸟朝凤》都真实深刻地表现出了中国影像。将民族文化精神和国家的思考贯穿在他个人整个创作时期。他的影片大多以传统艺术和文化为主要题材。吴天明导演是一位有着很强商业意识的导演,但是他却拒绝电影商业化。而是坚持把电影素材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他在电影题材的选择上是谨慎的。他用他的坚持,书写着一代电影人对于艺术的坚持和底线。

  2016年上映的另一部作品——《大鱼海棠》是一部从题材到风格都极具东方色彩的动画电影。电影在场景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福建土楼的传统建筑元素,并通过这些传统元素的结合和再创造,使整部动画在视觉上、形式上、风格上充满了中国传统韵味。

  福建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常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它属于集体建筑,最早时是方形,坚实牢固,楼中会堆积粮食、饲养牲畜,并有水井。

  在动画中,湫奶奶便是利用楼中水井打开通往人界的海天之门。由于方形土楼具有方向性,通风采光有别,四角较阴暗,客家人又设计出通风采光良好、头尾相接的圆形土楼,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土楼大部分呈圆形,动画中也以圆形土楼为主要场景。

  电影在场景设计中,大笔墨地运用了代表性的中国民俗色彩———红色,在土楼传统的黄墙黑瓦中,搭配绿色的装饰、动物、绿植点缀其间,甚至使用荧光绿,加大了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悠远、静谧之感,非常适合《大鱼海棠》这一类充满神秘感的古老传说所改编的故事。

  《大鱼海棠》中土楼在现实中其实主要是作为防御、保护、储存的作用,但在动画中,其外观造型仿佛层层禁锢的密闭空间,是影片世界观中上下等级与严明规则的象征,更是压迫主人公内心追逐自由情感和想法的枷锁。土楼的环绕造型既有美感又有束缚感,既有椿在屋檐上的轻盈舞动,又有椿从房间层层下楼的谨慎步伐。可以看出,土楼建筑的本身已从静态上表达了“循规蹈矩”“压迫式”“与世隔绝”的含义,达到了传递动画背景信息的目的。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采用象征、寓意等手法,把《易经》中的八卦理念与周边地势、水势、风向等相结合,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建造依据进行平面规划,非常注重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性。《大鱼海棠》中提及的承启楼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环数最多的圆楼样式。楼内圈圈圆圆,层层叠叠,共计四环。外围三环成逐一嵌套样式,正中心耸立一座祖堂。在阴阳两极开水井命名“阳井”“阴井”,在影片中也得以展示。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土楼高墙样式使人产生一种“层层禁锢”“自我封闭”的压迫感。影片选此作为故事主场景样式,似乎别有深意。住在海底世界(现实场景:客家土楼)的“其他人”虽然有别于人和神,掌管人类的灵魂和世间万物的运行规律,但是却多次提及:“人间太美了”“不能与人类有任何接触,天规在上,永不可违”。表现他们虽憧憬人间的美好,但无奈受天规拘束,长期以往的压抑在这“环形囚笼”之中,无法真正自由。影片结尾段,“湫”强行为“椿”开天,则是暗喻听从自己的本心,摆脱规则的束缚。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