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遗面塑撞上文化创意

时间:2021-04-15 来源: 平凉日报

      提起“面”,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食物”、“能吃的东西”,而事实上,它可以摇身一变,成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见到平凉面塑市级传承人杨凯的时候,他正在平凉市特殊教育学校,专注地给学生们示范怎样捏面人。

      一团彩色的面团,在他的十指之中几经揉、搓、挤、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刻、划、塑,顷刻之间,一个惟妙惟肖、英俊神勇的崆峒武者便脱手而出,学生们的眼中,满是赞叹与欣赏。

      “我打算和同学们共同完成一组‘崆峒武术’面塑作品,今天先来示范整个流程。这里有的孩子虽然交流起来有难度,但艺术不需要语言,他们可以看着我的操作来模仿学习,我也希望他们能通过学习将来能多一项生存的本事。”杨凯说。

      凭借着自己的一双巧手,95后的杨凯屡屡斩获奖项。作品荣获“第十五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创新二等奖”;参加“创客中国”大赛荣获创客组二等奖;参加甘肃省旅游商品大赛获得铜奖,其中瓷盘面塑画“棋盘岭对弈图”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收藏;参加第三届平凉市创新创业大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资源整合开发”为题,荣获企业组一等奖。他本人被团市委评为2019年“向上向善好青年”创新创业类好青年,同年获得崆峒区“崆峒工匠”称号。

      杨凯的理想是,把面塑做成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

      要把面塑做成文创产品,需要的不仅是技艺,还有创意。当非遗面塑撞上文化创意,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在他的“凯哥手作”面塑工作室里,各种各样的面塑作品引人注目。他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将工艺面塑这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开发出案头摆件、瓷盘装饰等多种形式,呈现出美好的创意。每个作品造型完整饱满,注重神韵,美到窒息。女性削肩细腰、亭亭玉立;儿童虎头虎脑、憨态可掬;老者弯腰曲背、智慧通达;神仙俊逸出尘、气质如兰……在他的每一组面塑作品中,都非常注重场景气氛的营造,每个人物都来源某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人物的神情姿态个性分明,但却紧密围绕着情节,烘托主题。

      这些以传统文化为创意元素的旅游产品,将文化巧妙地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链接起来,用更轻松、有趣的方式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将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创产品,十分具有吸引力。

      难能可贵的是,杨凯还结合平凉独特的文化,创作出了《黄帝问道广成子》《西王母坐像》《棋盘岭对弈图》《崆峒秋色图》等一大批面塑精品,代表平凉地域文化,打造平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也让更多的游客借助这些面塑作品了解崆峒文化的魅力。

      这些绚烂的文创产品背后,浸透的是杨凯数十年的苦苦求索。

      和所有的传承故事一样,两代面塑手艺人的故事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杨凯从小就是母亲的得力助手。小时候过年,母亲王小霞总会被人请去做花馍馍、献果等,各种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在母亲的手里活灵活现。从小对美术感兴趣的杨凯,帮母亲做起花馍来,非但不觉得累和苦,更激发起他的兴趣与爱好。但那时的花馍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杨凯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民间手工艺的聚集地天津,并于大二时在天津拜师学习面塑。他悉心钻研,认真观察学习实物和绘画、泥塑、木刻的作品,经过努力,其作品从“四不像”的动物面塑到活灵活现的人物面塑,他手下的面人越来越“活”。

      大学毕业后,杨凯回到了家乡平凉,坚持做面塑,并有了自己的工作室。面塑技艺探索之路,艰辛而执着。杨凯想,面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应该让更多的孩子传承下去。于是,他经常到各学校参加公益活动,义务教授面塑的历史文化和制作方式,成为孩子们的偶像。

      “匠心就是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让传统手艺,能够通过新的手法和技艺走得更远,在文化旅游商品市场上体现出更大的价值。”杨凯说。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