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市级非遗还成功吸粉 彭阿姨的渝北剪纸“出圈”

时间:2021-02-24 作者: 朱婷来源: 重庆晚报

 

彭茂琳在教授渝北剪纸



渝北剪纸作品

      剪纸不仅是用剪刀做窗花,它是一门镂空艺术,也就是说,它可以是你能想到的任何模样。


      今年58岁的彭茂琳,是渝北剪纸非遗传承人,她要纠正人们对于渝北剪纸的刻板印象,在她和同事们的巧手下,渝北剪纸可以是小挂件、心愿卡,也可以是美人图,还可以是屏风,能用来装饰,也可以作为伴手礼。从散落在民间的技艺到系统整理归纳,渝北剪纸不仅成为了重庆市级非遗,还成功“出圈”,被中外友人喜爱和收藏,彭茂琳带领着她的同事们也通过渝北剪纸,获得了更加光明美丽的人生。


      剪纸遇到剪纸

      零星散落的技艺被挖掘

      因为家族传统,彭茂琳从小就会剪纸,也喜欢剪纸。“50多年前,我们家族来到了重庆,很小的时候,外婆就教我剪纸,我喜欢看一张纸经过巧手和剪刀,成为大家想要的模样。”彭茂琳回忆说。


      10多年前,彭茂琳来到渝北双凤桥,发现当地民众生活中会用到剪纸,比如,婚丧嫁娶时,多数家庭都会用到剪纸。但是,整体而言,这门技艺比较零散,既没有专门从事剪纸的老艺人,也缺少传承人。


      据彭茂琳介绍,制作方法上,渝北剪纸最初是采用煤油灯熏制剪纸复制图案,再用剪刀雕刻纹样图案,其后,又运用传统手工制作的宣纸,蜡和草木灰制作的蜡板,刀、剪等工具纯手工制作,通常要经过构思,手工图案绘制设计、修改、定稿、选纸、染色、剪制、装械……十几道工序。常用于手工布鞋及布料纹饰设计纸样,也用于传统风俗活动、祭祀等。一番研究后,彭茂琳结合自己所学,对当地剪纸进行了系统化梳理和归纳,渐渐地,渝北剪纸开始散发光芒。


      融入当代元素

      鲜为人知的剪纸“出圈”了


      “传承的老技艺,大家都有,然而,制作和表现却可以是独特的。剪纸是一门艺术、一门语言,就要描述和反映当代人的生活,也要契合当代人的审美,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彭茂琳这样说,也在这样做。


      传承过程中,彭茂琳在创作时,融入了科技元素,比如,采用平面多层次3D立体表现手法,让纸画有了光影效果,呈现立体感觉,也为表现都市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据介绍,平面多层次表现效果剪纸,还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彭茂琳透露,2010年,北京举行的“真爱之夜感动中国”慈善晚宴上,《新嫁娘》被拍出了15万元的价格。除了《新嫁娘》,象征着清正廉洁的作品《碧水清莲》,还曾获得中国(重庆)“茶花杯”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1年,彭茂琳和同事们创作的《清风南韵》还被来渝访问的英国安德鲁王子收藏。


      2019年,第八批重庆市级非遗项目名单公布,渝北剪纸正式成为重庆市级非遗项目。这些年来,让渝北剪纸从鲜为人知到走出国门,彭茂琳付出了太多太多。


      年轻人慕名而来

      带动残疾人学手艺增收


      让彭茂琳欣喜的是,喜欢渝北剪纸作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他们慕名而来,靠的不是公司的营销,而是渝北剪纸作品的魅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大家的购买渠道也多了,不仅可以来到线下的店铺参观购买,还可以通过微店进行线上选购。


      彭茂琳之前的工作室如今已发展成为公司,和彭茂琳一样,公司的20多个员工也都是残疾人,在进行剪纸创作前,员工们都要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掌握技能后,方可慢慢上手。彭茂琳觉得,作为渝北剪纸的传承人,她发挥的带动作用也真正体现了出来。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们用学到的剪纸技艺,获得报酬,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