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妈妈”回家:湘西州开发苗绣促脱贫纪实

时间:2020-10-19 作者: 手艺君来源: 中国手艺网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区中心腹地。湘西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现有1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赶秋),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全国第6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国第一批验收通过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论述,湘西州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把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2016年,湘西州委下发了《关于打赢精准扶贫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包括文化扶贫在内的精准扶贫十项工程,文化扶贫成为州委、州政府重大战略决策。

      2016年3月,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下,湘西州建立了全国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北京木真了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创集团乾元传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做为牵头驻站企业入驻。工作站提出了“让妈妈回家”计划,扩大农村妇女就业,让留守儿童得到亲情关爱,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湘西非遗扶贫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形成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新范式。

image.png

      该项目第一阶段以湘西苗绣为主打元素,对苗绣产品进行全系列升级研发和生产,挂牌6个“让妈妈回家”基地,2个传统工艺振兴示范企业,让拥有苗绣技艺外出打工的妈妈回到家里来,在家门口从事祖辈相传的手工技艺。第二阶段扩展到土家族织锦技艺、蜡染技艺、竹编技艺等项目,以全国“非遗+扶贫”重点地区花垣县为核心,依托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与2所研培院校,培养出一批非遗扶贫带头人和产品研发设计师,基本实现自我造血与体外循环。

      政策引导抓关键

      湘西州委州政府适时提出了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为支持传统工艺振兴,发挥文化产业优势,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的通知》《关于发展文创产业带动城乡妇女就业的意见》《武陵人才计划》《湘西州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五年行动计划(2020-2024)》《关于帮扶工业企业的八条意见》等政策文件,州文旅广电局配套下发了《湘西州特色民族人才支持办法》《湘西州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支持办法》《关于设立湘西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关于开展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妇女奖补申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州本级财政解决年度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州内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扶贫奖补政策落实落地。

      分层培训强基础

      项目实施初期,传承人群队伍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传统工艺产品尚处于自产自销满足自需阶段。为打破这一僵局,州文旅广电局首先利用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组织开展非遗传承人群研习培训,加强对绣娘的选拔和培养。按照参与人员与培训方式不同,培训分为三个层级:一是进村入户技能型培训。主动与妇联、劳动、人社、扶贫等部门合作,在非遗项目传承人群较为集中的贫困村(镇)举办时间短、门槛低、见效快的基本技能培训,让妇女们初步掌握苗绣、织锦、蜡染等技能,具备基础接单能力。二是选优育良提高型培训。在技能培训基础上,选取优秀学员,推荐他们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计划”和工作站举行的专题研培,成为“让妈妈回家”计划实施的主要队伍和中坚力量。如民族服饰、湘西竹编、土家族织锦技艺项目整建制地参加了江南大学、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益阳工艺美术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6期研修研培。工作站开展了4期专题培训,80余名优秀绣娘与北京木真了公司设计师面对面交流。三是精准定向职业型培训。2018年起,湘西州设立农村特岗生文化传承方向大专班,面向州内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连续三年计划每年招生30名,特岗生在入学时即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做为基层文化专干进行定向培养。

      平台交流拓眼界

      为搭建交流推介平台,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引入研发设计资源,更为让回家的妈妈们拓展眼界,增强文化自信,湘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先后组织参加了多次国内外大展和传承对话活动。工作站以湘西非遗为主题的服饰产品亮相中加建交46周年非遗交流展、温哥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首届上海世界非遗展、北京时装周、北京恭王府非遗展等,并携基地及工坊连续2次参加山东非遗博览会和成都非遗节。2018年“木真湘韵”系列服饰参加了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锦绣中华”非遗服饰展。2019年,3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永顺县参加了济南百花洲全国非遗扶贫工坊展示展销活动。2019年5月和12月,工作站分别组织了“传统与时尚——湘西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驱动传统文化在地复兴”2场传承对话活动,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师、行业领军人物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聘请许建树、张义超等9名设计师为“湘西传统工艺推广大使”,并与全球独立设计师联盟达成合作协议,支持湘西非遗产品研发设计。工作站还利用州非遗馆大师工作室、吉首乾州古城天工居、北京咏园等基本阵地开设“让妈妈回家”手工作品展陈,专门推出“承启造物”品牌集中营销。

      振兴工艺创品牌

      在工作站的引领和推动下,湘西州非遗相关企业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七绣坊、农家女、比耳竹编、成菊织锦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如七绣坊联系指导子腊、排吾等村20多家苗绣服饰个体户发展生产,苗绣产业初具雏形,其负责人石佳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农家女培训了近百名返乡“妈妈”,每名“绣娘”月收入最高可达3000元。龙山县苗儿滩镇依托承菊织锦、秋梅织锦、成凤织锦等工坊、传习所和生产性保护基地,吸引返乡“妈妈”400多名,产品远销国内外,年产值超过600万元。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工作站举办了湘西振兴传统工艺成果展,17家州内民族服饰生产企业参加了服饰走秀晚会,原味的“崇山”“溪州布衣”,时尚的“蜡魂”“妈汝”“金毕果”各展风采。

      “让妈妈回家”计划仅2019年就直接吸引500余名外出打工妇女返乡,带动新增妇女就业2674人,其中677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普遍增收800-1500元。通过“让妈妈回家”计划实施,促使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优质的脱贫致富助力,在生态区内基本实现了非遗项目鲜活传承,文化生态科学保护,传承人群普及受惠的目标。该项目亦被中央一台、中央三台、《中国文化报》、《湖南日报》多次专题报道。截止2019年8月,湘西州66万贫困人口已脱贫55.4万,1110个贫困村出列874个,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至4.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229元增加到2018年的9183元,全州2/3以上贫困人口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脱贫,其中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带动9.4万人脱贫。湘西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和获得感最强的时期。

      “让妈妈回家”计划之所以能取得一定成绩,主要在于定位准、政策优、平台强,项目紧紧抓住了非遗传承中“人”这一核心要素,充分利用国家、省、州扶贫攻坚、传统工艺振兴、创新创业发展政策,搭载传统工艺工作站顶尖平台,实现了上下联动,无缝对接,让妈妈们能回家、愿回家、住得下、有发展。下一步州文旅广电局将推出“让妈妈回家”计划升级版,加速培养非遗扶贫龙头企业,形成行业合力,制订行业规范和技能标准,实现劳动力资源共享,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