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以社会资源力量带动非遗传统技艺的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时间:2020-10-19 作者: 手艺君来源: 中国手艺网

      “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以上海大学为实施主体,以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参与主体,期望通过利用设计师、时尚品牌、中华老字号企业等资源,为贫困地区非遗项目提供更多社会上的创意资源,共同帮助非遗传承人,通过传统工艺的制作,达到扶贫增收、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这一项目被评为“非遗扶贫品牌行动”的15个代表性项目之一。

image.png

      偏远贫困地区虽然经济较为落后,但是它们往往保留着较为原始状态的传统工艺。自2018年起,上海大学就开始关注并实践非遗扶贫项目,先后涉及到青海果洛、四川阿坝、贵州赤水、新疆喀什这四个地区的整建扶贫教学及研发项目。项目主要集中在对高原地区的牦牛绒编织技艺、藏银锻造的研发,以及喀斯特地貌地区的赤水竹编的研发。

      行动围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主题,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下,以振兴传统工艺和扶贫增收为目标,展开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工作道路。

      “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具体工作路径为“非遗研培教学+设计师、时尚品牌、老字号企业助力非遗扶贫+博览会和扶贫销售点”的多元化探索模式,从“教学、创新、销售”三位一体展开扶贫工作,目前已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非遗研培教学助力精准扶贫

      自上海大学参加中国非遗研培计划以来,以助力精准扶贫为重点实施了一系列的举措。一是举办了共计11期整建制非遗扶贫教学班,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带头人培训和基础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二是对贫困地区进行了9次的非遗回访,前后赴青海果洛、贵州赤水、四川阿坝、新疆喀什等贫困地区回访并推进工作,与阿坝州政府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推进了相关的扶贫工作,并且与赤水学员杨昌琴设立了“竹艺研培教学基地”,与其进行对接帮扶工作。三是负责“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推进,通过对话论坛的形式探索扶贫道路,已承办开展的对话活动有2018年的青海果洛传承人对话活动、2019年的“精准扶贫,协同发展”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对话活动等。

image.png

上海大学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揭牌

image.png

      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扶贫的创新研发工作

      在非遗研培及后续工作站开展的过程中,行动实施和参与主体围绕贫困地区学员们提出的诉求,引进了众多的社会资源力量,为传承人提供更多订单,为非遗项目提供更多元化的普及传播。

      一是邀请了近20位设计师帮助贫困地区的非遗传统工艺进行设计创新和转化,目前已经形成了300多件贫困地区的非遗创新作品。二是邀请时尚品牌帮助贫困地区非遗传承人进行传播。代表性案例是2019年携手森马集团与陕西澄城刺绣传承人武麦花进行合作,完成了迪士尼新年主题产品研发及生产,增加了传承人的收入,并为澄城刺绣带来了很大市场认知度。三是邀请上海老字号企业共同参与非遗扶贫项目。代表性案例是在2019年国家进口博览会前期,邀请凤凰自行车为贵州遵义地区的藤编项目进行研发合作,完成首辆藤编车篮凤凰牌自行车,目前正在推进完成首批100套藤编车篮的制作中。

image.png

      通过交流展示传播非遗扶贫成果

      这一行动为了给贫困地区的传统工艺项目和创新作品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目前已主办了30余次展览和交流参展。例如邀请贫困地区非遗作品参加“风从海上来”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展览、参加第八届上海城市艺术博览会等等。这一行动不仅为传统工艺项目和创新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还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和学习交流的机会,2018年邀请果洛传承人赴意大利参加第82届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进行参展和交流学习。这些举措不仅为非遗扶贫成果和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还促进了非遗的传播,推动了非遗的发展。

      为传承人提供销售平台,探索增收模式

      自2015年以来,为传承人提供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的大平台,提供接触上海市场的机会。并于2019年初步探索了扶贫销售点的运营模式,比如在上海大世界设立扶贫销售点,将贵州遵义地区、青海果洛地区、新疆喀什地区的传统工艺新产品进行展示销售,探索传统工艺进入城市的路径。行动计划在2020年,与上海东浩兰生集团于国家展览中心(上海)合作推出“非遗扶贫销售店”,针对国家展览中心日常展览观众进行销售,为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提供展示窗口和销售平台。

      “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自开展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通过邀请时尚品牌和6家老字号企业与传承人合作研发,比如澄城刺绣和森马合作的米奇新年系列,传承人直接收入2.5万元的创作版权,对澄城刺绣的曝光宣传超过3500万。设立扶贫销售点2个。主办及参展和贫困地区传统工艺相关的展览共计30余次。联合主办的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在2019年超过2000平米为50余项非遗项目提供销售空间,特设“非遗扶贫板块”,参加传承人超过80人,现场销售及预订合作等金额超过50余万,专题媒体报道50余条。

      2020年,“非遗研培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行动”将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计划。首先围绕两个传统工艺站的任务,快速推进精准扶贫目标。同时借助上海创意产业资源,对接老字号和时尚品牌助力贫困地区传统工艺项目,设立扶贫销售店,加大国际手造博览会扶贫版块的运作力度。其次,经过各项调研筹备,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计划围绕“牦牛绒编织技艺”进行深度推进,利用高原牧民的潜在生产加工能力和高原牦牛绒资源,结合传统工艺振兴,对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和时尚品牌,成为扶贫增收的重要途径。最后,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将继续围绕“赤水竹编”进行深度研发,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对接相关企业和品牌,形成跨界合作订单和新产品,为传承人提供各类销售平台和机会,帮扶传承人进行当地的管理和量产,切实给当地传统工艺发展格局带来新的发展途径。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