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织锦、刺绣艺术展研讨会侧记

时间:2020-04-02 作者: 手艺君来源: 中国手艺网

织锦、刺绣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不仅彰显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不同的地域文化打造了不同的织绣艺术风格,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观也在不断进步,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织绣艺术愈来愈被重视和喜爱,并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对于传统锦绣艺术,人们也在努力发掘其深在潜能,使其蕴藏的经济与艺术价值得以体现。

  锦绣前程——中国当代织锦、刺绣艺术展开幕现场

  央视报道

  本次“锦绣前程”——中国当代织锦、刺绣艺术展研讨会的议题为当代织绣的艺术价值与创新应用,相关领域专家和非遗传承人代表从锦绣历史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番精彩讨论。

  

  金文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传承工艺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创新更难。因为在现代社会,我们这些老人不仅要知道传统,也要知道现代。没有它的语言,你的作品怎么能够被年轻人接受?这项技术怎么流传下去?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传统工艺,现代表达,一定要有现代的意识,这样作品才是有生命的,有生命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未来。

  康惠芳

  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刺绣艺术大师。

  

  我是从15岁就拿起了针,坚持到现在,就做这么一件事,就是潮绣。潮绣1800年的历史,一步步走来,在市场上的销售一直都是不错的。但是后面的接班人,特别是在20多岁这个阶层的接班人,已经很少了。在传承这一块,我是把所有的针法技术都毫无保留的公开,但是就没有人来学,这是传承最大的问题。

  我希望年轻这一代的学生,能够把这些刺绣技艺通过自己的体验,灵活融入到设计里,在创造品牌的时候,两者结合才会走的更远。

  包炎辉

  上海绒绣传承人

  

  上海绒绣小众,不像四大名绣这样广为人知。我们为了接地气,也做了衍生产品,将绒绣跟家具结合,跟笔记本结合,做空间装饰艺术······但是工程量比较大,因为手工成本很高,像我们这种工艺,要用量取胜很难。

  对于年轻人传承问题,我也呼吁政府的关注。现在绒绣学艺的环境相对较差,跟其他同行相比,收入没有那么高,还要有投入,像我们这种企业又要传承,又要买单,很难继续走下去,目前是这样的情况。

  吕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正则绣第三代传人。

  

  刺绣是一种美术,有三项构成要素。首先,要充满着爱好的情绪,它的态度是无为而为的。其次,它有专用材料和方法,且常出奇意密思构成新的形式。最后,它能令手指离开眼的拘束,直接听脑的指挥,成为一种技巧。

  张建淑

  国家级非遗项目汴绣传承人,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锦绣前程”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好,我们这些传承人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引领后来的人,影响周边的人。我在我们河南学校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一方面做自己的工作,一方面为学生传授技艺,让非遗进校园。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很多传承人都非常困惑的。过去都说,文化不能买卖,但这个跟买卖又是不一样的,我们所做的,是一个又传统又创新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困难,其实都还是资金的问题,希望能多给我们这些传承人一些支持和落地,我们会更加再接再厉去传承民族工艺,弘扬我们的工匠精神。

  贺志坚

  山西省民间工艺大师

  

  锦绣应该与市场融合起来,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品牌。像现在一些大师建立工作室,让更多的人来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工艺,还有服装厂的落地,利用当地人力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这都是一种地域传承的体现。

  顾建东

  缂丝技艺传承人,

  负责《延禧攻略》剧中部分缂丝工艺

  团扇的设计、制作。

  

  《延禧攻略》里的缂丝扇子,只是缂丝工艺品里的一部分。就因为这部电视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缂丝。但我觉得任何工艺,不管什么时代,除了观赏收藏,更多的是要走入生活,让大家更多的使用。我们的缂丝产品也正在慢慢延伸,包括鞋子、包、香囊,我们一直在改变,在找一些新的思路。

  关于传承,确实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坐下来学做传统手艺,觉得很枯燥。因为这次《延禧攻略》给了我一个被大众认识的机会,我打算后续做一些免费体验活动,让大家真正体验缂丝的制作,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引起他们的兴趣,这样在织的过程中,再去理解和学习。

  尚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刺绣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有辉煌的创造。今天怎么样?虽说的不好听,但是实话,今天不及以前。这个展览不容易,汇集这么多绣的品种,这么多大师大家,也确实是基本体现了中国当代织锦和刺绣的水平,但问题也存在,主要是绣法的问题,标本问题。

  我们有一半以上的刺绣,包括织锦,是二次创作的问题,这也一直是学术界在讨论的问题。几乎哪个展览都有,不仅是刺绣,还有剪纸、木雕······什么都有。二次创作当然是必要,可是这么大的体量,占这么大的比例,是不是能够体现今天中国人的面貌?技艺传承当然困难,但我觉得相比之下更大的问题是出在设计。如果设计没有突破,没有创新的话,很难说继续发展。尤其是怎么能够创作稿子,刚才吕老师说到绘画,还有一点我们会忽略,学校很多老师有文化修养,没有文化审美是困扰当代发展的一个大的障碍。关于这些问题,得要整个行业花很长时间和力量才能够摆脱。

  陈岸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我们的织锦、刺绣,有的产自本土,有的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产生的新的品种,新的文化。当年其实都是创新,但在今天我们还要面临继续创新的问题。今天各位嘉宾都谈了难点和痛点,要想创新应用,其实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认清它的价值,还有对于当代的应用,我们是否彰显这个价值。

  尚刚老师特别坦率地谈了当代的两大问题,技艺高超和工艺比较普通的都存在一些问题。工艺比较普通,地区的刺绣和织法比较普通,很难跟机器的产品拉开距离;但是技艺过于高超就会遇到后继无人,学习时间特别长的问题。

  怎么突破这些难点和痛点?

  走入生活,吸引年轻人。这都是面对未来的一种态度,否则就会停滞,成为复古。

  常会学

  中国手艺网总裁

  

  中国手艺网希望能帮助解决各位传承人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难题。2013年国家投资筹建了中国手艺网,我们的定位就是以国家利益为本、社会效益为先,以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美的方式生活为理念,宣传新时代“工匠精神”,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相融合。

  去年两办出台了《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今年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我们的平台就是要解决传统工艺交流的问题,交易的问题,版权的问题,包括培训的问题,现在都在不断往前推进,包括办这一次展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非遗作品的展览展示、交流交易,推动织锦工艺的振兴。

  感谢各位教授、传承人老师对本次展览和论坛的支持。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