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康惠芳

性别:女

出生年份:1948年

籍贯:广东省

擅长:潮绣

毕业院校:

学历:

个人简介

康惠芳1948年出生于潮州,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首届刺绣艺术大师,联合国文化大使。

 

潮绣,是四大名绣中粤绣的一种,发源并流行于今潮汕一带,以富有立体感的垫高绣法、浓烈的地方色彩、金绒相配的刺绣特点傲然于中国刺绣的众多流派中。自古以来,潮绣就被广泛应用于庙宇的装饰和日常生活的应用中。为了传承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传统,潮州妇女到了十一二岁,家中就要绣制嫁衣,可谓家家会刺绣,户户有绣娘。而康惠芳曾经就是众多绣娘中普通的一个。

 

康惠芳出生于书香门第,却无奈生不逢时。那个给她诗书熏陶的“资本家”家庭使她经历不少坎坷,被生计所迫。15岁的康惠芳开始拿起绣花针刺绣挣钱,左邻右舍都惊讶于这个没有受过专业指导的小姑娘对刺绣的天赋。

 

一年以后,她跑到潮绣厂当学徒,师从潮绣老艺人林琬英。有一天,康惠芳偶然看到老师绣制的一条20尺的潮绣大彩楣,一针一线将鹁鸪、花鸟、飞龙等图案绣得栩栩如生,康惠芳暗下决心“这才是刺绣!我要学的就是这种技艺。”

 

1982年,已练就了一手精湛技艺的康惠芳又在众多绣工中脱颖而出,考入市刺绣研究所。这段时间,由潮绣大师林智成设计,康惠芳参与绣制的名作《九龙屏风》一举荣获了全国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金奖。

 

康惠芳热爱潮绣,爱得“痴”。不论何时何地,心里装的都是潮绣。

 

去旅游,看到一根石雕柱子正是她需要的质感,便激动地拍下来,回去马上将灵感绣出来,才有了作品《千秋万代》里的石柱;为了将《金龙鱼》绣得灵动逼真,她每天跑到花鸟市场,伫立在鱼缸前一动不动,一待就是大半天;在家里看电视节目,看到好的题材,就融入自己的创意,制成了大型博古屏风《岁朝清供》。“蟠龙环瓶绕,花魁满堂香,两侧博古彩屏花木争妍,衬以佳果时蔬,为岁朝乐事,韵味深长。”生活中,康惠芳眼光所及之处,都是她的潮绣题材宝库。

 

“有时候我们去吃饭,她会坐在那里傻傻地想题材和绣法,想不出来就吃不下饭。当得到了灵感,制作出来之后就拍照分享到家庭群上让大家看有多漂亮,很疯狂。”她的女儿说。

 

康惠芳坚守传统,却不默守陈规。由于立体垫高的特点,潮绣在双面绣上始终没有突破。于是她潜心研究,借鉴苏绣双面绣的技巧,不断挑战潮绣技艺中的空白领域,逐步攻克了面料的承受力、双面垫高金绒线绣制等层层难关,创新“立体双面垫高绣法”。

 

2006年,小幅双面潮绣作品《金龙鱼》的问世,见证了康惠芳多年的创新成就。金龙鱼姿态优雅、动感飘逸,海中水草若隐若现,自由和谐的境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后被选为上海世博会展出作品。

 

康惠芳还创新性研发出了双面头发绣,她摒弃了潮绣使用金银线等材料的传统方法,利用头发细、柔、光、滑的特性,以发为线,用接针、切针、缠针、滚针等不同针法刺绣,创作出了双面头发绣《梅兰菊竹》,呈现出质朴素雅,针迹细密,色泽柔和的独特风格。绣迹顺墨稿断续,细致入微,神态生动。

 

谈及潮绣的传承问题,康惠芳的眼里都是忧虑。潮绣技艺复杂、易学难精,若是没有刺绣的心境,耐不住寂寞,很难坚持。可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沉下心耐住寂寞谈何容易。如今康惠芳的学徒全都在四十到五十岁间,年轻人寥寥无几,潮绣的传承出现了年龄的断档。

 

康惠芳将自己的作品带到世博会、带到联合国后名声渐远,不少收藏家想高价收藏她的作品,都被她拒绝,她想将作品带到更多的地方展览,也许会感染更多的人来学习潮绣这门手艺。她呼吁政府能加强重视和投入,借鉴优秀的非遗传承经验,在大专院校开设课程,专门培养潮绣人才。

 

康惠芳从来没有停止在潮绣传承上的探索,她凭借高超的技艺和现代的理念,带着潮绣闯荡“江湖”,在这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时代披荆斩棘。

 

潮州是婚纱晚礼服之都,她带着女儿将传统潮绣艺术与现代服饰进行结合。女儿们都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服装设计师,并成立了自己的婚纱晚礼服企业。她们将潮绣立体垫高绣法加入到婚纱晚礼服中,以呈现独特的浮雕效果。从剪裁到针法,创新传承了潮绣的技艺,无不体现了纯手工的精致与细腻。

 

与此同时,潮绣凭其精美的图案和极强的装饰性,吸引了不少奢侈品企业主动联姻。近两年康惠芳开始将潮绣与箱包、黄金、嫁衣结合并进行了许多成功尝试。

 

始于天赋,陷于热爱,忠于责任,康惠芳用五十年时间坚守一生挚爱,用潮绣将时光绣成芳华。

(源:中国手艺网)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