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物

俞宋桃
姓名:俞宋桃
性别:男
出生年份:1966年
籍贯:安徽省
擅长:后山剪刀制作技艺
分享:
个人简介

说起安徽宣城,人们可能会立刻想起宣纸、宣笔,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被誉为“天下第一剪”的“后山剪刀”也出产于这里,其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宋朝末年,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年产量可达二百多万把。如今,虽然曾经驰名中外的“后山剪刀厂”已不复存在,但厂里的老职工们却在自家开设家庭式小作坊,坚守着这门古老的传统制剪工艺。

清晨,徐徐的微风吹过宣城泾县后山村的竹林,竹叶的沙沙声,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捶打声,回荡在宁静的小山村。 

55岁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山剪刀制作技艺传承人俞宋桃像往常一样,在他的作坊里,燃灶起火、捶打铁胚……看似简单的程序,他从15岁做学徒开始,到现在已经有40年了。

“‘后山剪刀从宋代传下来,到了现在有剪纸、剪铁、修枝剪叶、做女红等40多个品种。俞宋桃说。

据介绍,后山剪刀的制作,要经过煅坯、雕弯、镶钢、淬火、打磨等80多道工序,看似大开大合,实则粗中有细,过程中要求手艺人靠经验选钢、凭眼力熟火、以技艺锻造,千锤百炼才能使剪刀硬可断铁、软可剪棉。 

锻造后的剪刀,要用山上的泉水来淬火,因为泉水的温度比较凉,在淬火的过程中才能保证剪刀的硬度。俞宋桃说,如果你淬火淬得不好,剪刀硬度过大,则易断裂,反之则易卷口。

说起后山剪刀的来历,俞宋桃拿起一把不像剪刀的剪刀,观其型,头大刃宽,就像长着巨大喙的犀鸟一样呆萌可爱,但使用起来却十分锋利。

“‘后山剪刀因宣纸而生。最初是专门用于宣纸制作技艺中,对检验后的纸张进行裁剪规整的宣纸剪俞宋桃说,如果用其它剪刀剪宣纸,一次只能剪两三张,但用这种宣纸剪一次可以剪一百张。

随着社会的进步,流水线制造出的各式精美剪刀逐渐占领市场,传统手工剪刀的需求量急剧下降,这项又脏又累的传统技艺更是让年轻人望而却步,后山剪刀已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我今年55岁了,在村里坚持用古法制剪的艺人里,我算是后辈俞宋桃无奈地说;如果有一天我也挥不动铁锤了,这项传统手工艺该何去何从啊?

在俞宋桃看来,后山剪刀的传承之路虽荆棘密布,但这更加坚定了他走下去的信念。在空闲的时候,我已经把后山剪刀制作技艺重要的步骤写下来,还拍了照片,整理成册送去档案馆了。俞宋桃说,我希望这些材料可以让后山剪刀得到一个延续,而不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源:中国新闻网)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19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版权所有